![]() |
用途 | 有抗癌作用,臨床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。 |
英文名稱 | Indirubin |
型號 | 靛玉紅原料藥 |
包裝規(guī)格 | 醫(yī)藥級 |
外觀 | 暗紅色針狀結晶。 |
CAS編號 | 479-41-4 |
別名 | 靛玉紅 |
純度 | 99% |
分子式 | C16H10N2O2 |
重金屬 | 0ppm |
東康源靛玉紅原料藥質量有保證售后優(yōu)質
中文名稱:靛玉紅
中文別名:2-(2-氧代-1h-吲哚-3-亞基)-1h-吲哚-3-酮;玉紅片;炮彈樹堿b
英文名稱:indirubin
英文別名:indigo red; c.i. 73200; indirubin; 2-(2-oxo-1h-indol-3-ylidene)-1h-indol-3-one; (2z)-2,3'-biindole-2',3(1h,1'h)-dione; 2,3'-biindole-2',3(1h,1'h)-dione
cas號:479-41-4
分子式:c16h10n2o2
分子量:262.2628
性狀:暗紅色針狀結晶。
靛玉紅分子式密度:1.417g/cm3
沸點:496.6°c at 760 mmhg
閃點:207°c
蒸汽壓:5.34e-10mmhg at 25°c
用途:有*作用,臨床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。
適應癥:主要用于治療慢粒的慢性期患者,有少量報道初步認為本品對縮小伴有巨脾的骨髓纖維化患者*亦可能有一定療效。
用法與用量:成人常用量每日50~300mg,一般每日200mg,分3~4次口服,至緩解或以3個月為1個療程。緩解后需較長期維持服用,具體劑量尚需進一步摸索,若服本品無效或見效后亦可考慮改用其他抗慢粒藥物。
制劑與規(guī)格:靛玉紅片:①25mg;②50mg;③100mg。
藥品分類:抗腫瘤藥-其他抗腫瘤藥與*輔助藥。
1 藥理作用:
1.1 靛玉紅是從中藥青黛(indigofera tinctoria l)中分離出來的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,為一雙吲哚類抗腫瘤藥物。本品對多種移植性動物腫瘤有抑制作用,能破壞白血病細胞;在本品的作用下,變性壞死的細胞多呈腫脹、溶解性壞死。實驗研究發(fā)現,本品還能增強動物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(tǒng)的吞噬能力。本品對蛋白合成無直接影響,其對dna合成的抑制是由于對dna聚合酶的抑制,影響dna的聚合。
1.2 體內過程:給小鼠服用本品后,血中濃度逐漸增高,12小時達到高峰,一月后緩慢下降,維持時間較長。體內分布以肝、膽、胃腸、為*,生物利用度為46.48%。本品靜脈注射或灌胃給藥均在肝膽代謝,給藥后96小時以糞便排出76.03%。
2 臨床應用
2.1 主要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,總有效率為87.3%,其降白細胞的作用與馬利蘭相似,縮小*的療效較馬利蘭好,但血像及骨髓象的緩解作用則較馬利蘭差,與馬利蘭無交叉耐藥性。
2.2 可用于異常骨髓增生癥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。
東康源靛玉紅原料藥質量有保證售后優(yōu)質